今年5月,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團隊宣布研制出了新的量子計算機“祖沖之號”,作為我國研制的62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,是目前在國際上超導量子比特數量最多的量子計算原型機。據媒體報道,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8年才能完成的任務,用 “祖沖之號”量子計算機最短1.2個小時就能實現,再次刷新紀錄。
6月28日,潘建偉的團隊在arXiv平臺上傳題為“Strong quantum computational advantage using a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processor”(《利用超導量子處理器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》)的論文預印版。其中寫道,“我們的工作建立了一種‘經典計算在合理的計算時間內無法實現的’明確的量子計算優勢。而高精度、可編程的量子計算平臺,為探索新的多體現象和實現復雜的量子算法,打開了新大門?!?。
中科大團隊表示,使用“祖沖之號”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中的56個量子比特,實現了比當年谷歌Sycamore處理器53個量子比特強2~3個數量級的量子優越性。該技術使用了一種名為稱為自旋轉矩振蕩器(STO)的微型智能設備,通過該設備,能夠獲取無線射頻并將其轉化為能量,為一些小型電子設備提供動力。目前,為了進一步增強該技術的能量收集能力,研究人員正在測試陣列中不同自旋轉矩振蕩器的數量。此外,還計劃測試能量采集器,為其他電子設備和傳感器進行無線充電。